云来云往
切换模式
收藏列表
放到桌面
工具搜索
用户登陆
开始查询
7月28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 1948年-中国现代诗人朱自清病逝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1948年朱自清患严重的胃病,6月18日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朱自清以散文闻名,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更多>>>
2. 1961年-著名华侨陈嘉庚病逝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字科次,著名华侨实业家、教育家。1911年满清政府被推翻后,陈嘉庚先生怀抱“教育兴国”、“兴学报国”的信念,先后在故乡创办了集美小学、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乡村师范、国学专门等校和福建省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义举,深为海内外人士所敬仰,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更多>>>
3. 1991年-现代画家林凤眠在香港逝世
林凤眠,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更多>>>
4. 1989年-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
1989年黄岛油库爆炸事故,发生于1989年8月12日中国石油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油库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共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人民币。事故后,中国国务院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黄岛油库的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不足,遭到雷电击中引发爆炸。同时认为,油库设计布局不合理;选材不当;忽视安全防护尤其是缺乏避雷针;管理不当从而造成消防设备失灵延误灭火时机;未对之前的小型事故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整改等等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所在。更多>>>
5. 1982年-美国著名电影演员亨利方达去世
亨利·杰因斯·方达(Henry Jaynes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美国著名电影、电视、舞台剧演员。早年参加百老汇的舞台剧演出,1935年后开始从影,在其长达将近60年的演出生涯中,出演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他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金球奬终身成就奖得主。1982年8月12日逝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影星第6名。亨利·方达一生共结婚五次,简·芳达和彼得·方达是他与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女儿,简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同样也是好莱坞的演技派巨星。更多>>>
6. 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肖华逝世
肖华(1916年-1985年8月12日),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毛泽东视察兴国时向其汇报工作时受到赏识,后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抗战胜利后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85年8月12日逝世。更多>>>
7. 1977年-中共十一大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更多>>>
8. 1949年-《日内瓦公约》签订
《日内瓦公约》,是1949年8月12日6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4个公约的总称,包括了《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 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 瓦公约》,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内瓦又签订了日内瓦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并于1978年12月7日生效。该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中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更多>>>
9.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与日本外相园田直于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正式签订的条约。条约确认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持久的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反对霸权主义;发展两国经济和文化关系,促进人民交流等。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与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出席,中日双方互换了批准书的正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此生效。更多>>>
10. 1890年-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家艾伟诞生
艾伟(1890年8月12日—1955年9月27日),字险舟,湖北江陵人,中国心理学家。1890年生于湖北沙市,早年加入孙中山所创立的同盟会,并且参加过辛亥革命。1925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有《高级统计学》、《初级统计学》 、《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艾长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对中小学学科的测验研究范围,涉及各门科学,推行地域遍及京、沪、杭、华南、华中、华北及西南各省,每种测验人数常在万人以上。1955年9月27日卒于台湾新竹。更多>>>
11. 1848年-近代蒸汽车奠基人“火车之父”乔治·斯蒂芬逊逝世
乔治·斯蒂芬逊(George 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斯蒂芬逊生于诺森伯兰城一煤矿工人家庭,早年当工人,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19岁时操作纽科门蒸汽机,业余参加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1814年他研制成功第一辆蒸汽机车,能以每小时再英里的速度牵引8辆装有30吨煤的货车。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继续研究提高机车功率的方法,1825年设计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客运蒸汽机车“旅行号”,人们把他誉为“火车之父”。1848年8月12日在纽卡斯尔附近的契斯塔菲尔德去世,终年67岁。更多>>>
12. 188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诞生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固体的比热、统计热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成就是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着名的薛定谔方程。并且于1926年证明自己的波动力学是与海森堡、玻恩和约当所创立的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一起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量子力学之外,还著有《生命是什么?》,发现DNA双螺旋的詹姆斯·杜威·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表示受薛定谔影响颇深。1961年1月4日病逝于维也纳。更多>>>
13. 1908年-著名的小麦育种栽培学家梅籍芳诞生
梅籍芳(1908年8月12日—1983年10月11日),中国小麦育种栽培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1929年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就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40年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42年获硕士学位,1943年赴湖北恩施任湖北农学院教授。梅籍芳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的编委和主编,在他的主持下先后选育出“华东5号”、“华东6号”和“矮秆早”等早熟小麦品种。在组织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和为适应改制需要进行早熟性育种与栽培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1983年10月11日在南京病逝。更多>>>
14. 1909年-中国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陈善铭诞生
陈善铭(1909年8月12日—),中国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主要从事小麦病虫害防治和研究,成绩卓著,曾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对植物线虫病、植物检疫等研究和防除工作获得重要成果;对植物保护学科基础的奠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善铭曾先后担任过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顾问;《植物保护杂志》主编;《植物保护学报》和《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中国农科院学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更多>>>
15. 1925年-章士钊免去鲁迅教育部佥事职务
1925年8月12日,因女师大学潮事,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鲁迅教育部佥事一职。更多>>>
16. 1937年-蒋介石任海陆空军大元帅
1937年8月12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撤销国防会议及国防委员会,成立国防最高会议。同日, 国防最高会议正式组成,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以蒋介石力陆海空军大元帅, 对日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在战略部署上,以一部兵力于华北各要点重叠配备,多线设防,逐次抵抗;集中兵力于华 东,力保淞沪要地,掩护南京;另以少量兵力扼守华南各主要港口。更多>>>
推荐工具
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